
在工業提速增效現場交流會議上的講話
- 更新時間:2021-03-02 14:23:10
-
工作報告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在工業提速增效現場交流會議上的講話》,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在工業提速增效現場交流會議上的講話第1篇
這次會議主要是總結上半年全省工業提速增效工作,學習借鑒遼源市發展工業經濟的經驗,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完成今年全省工業提速增效任務。下面,我講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上半年全省經濟繼續加快發展,工業提速增效做出重要貢獻
今年以來,圍繞振興老工業基地和更快更好發展,全面推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全省經濟繼續保持加快發展的好勢頭。工業提速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9%。工業增幅由今年1月份的3.9%提高到6月份的23%。
重點產業和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3.2%。前5個月汽車實現利潤增長7.3倍。吉林油田、大成實現產值分別增長36.6%、29.9%。上半年全省完成工業投資增長53.6%,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7.5%。
這樣的成果來之不易。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地、各部門積極動員組織,強化責任措施,制定扶持政策,深入到市(州)、縣(市、區)和企業,解決問題,切實加強運行組織,促進產需銜接。一些重點企業千方百計增加生產,擴大銷售,提高效益。銀行等各有關方面大力支持,共同推動全省工業提速增效。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業提速增效還面臨著許多挑戰。一些企業生產和效益不同程度地出現下滑;資金緊張;由于國家加強宏觀調控,銀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成品油、電力、運輸價格調整,成本上升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我們必須進一步做出新的努力,全面做好下半年的提速增效工作。
二、充分認識提速增效的重要意義,全力以赴加以推進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首先振興的是工業,沒有工業的更快更好發展,就不可能有吉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我們實施國企改革、投資拉動、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等發展舉措,主體都在工業。同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各項社會文化事業、改善人民生活、維護社會穩定,最終都要依靠和依托工業。從7月1日開始,國家進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調整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等,國家確定標準,但資金主要靠地方籌集。錢從哪里來?發展工業非常重要,所以要提速增效。如果實現今年工業提速增效目標,將增加很大一塊財力。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工業提速增效的重要意義,全力以赴地抓好工業提速增效工作。
要充分看到工業提速增效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國家在加強宏觀調控中實行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使我們繼續得到支持。一批大項目啟動和竣工投產,不僅直接拉動經濟增長,而且也間接擴大了市場需求。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和一汽、油田、大成、皓月等企業將繼續加快發展。改制企業積極謀劃新的發展,成為新的增長力量。隨著開行、中行、浦發銀行資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的進一步放大,資金供給狀況將會有所好轉。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扎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完成提速增效任務。
三、進一步強化措施,爭取新的更大成績
首先,要進一步突破資金的“瓶頸”制約。積極探索創辦股份制中小銀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機構,引進外埠銀行,打造好新的融資平臺。要與有關銀行密切配合,搞好對接,加快流動資金貸款到位。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擴大招商引資。第二,全面推動項目建設。抓好一批關系全局的重大項目建設。年內投產項目要千方百計加快進度。已竣工投產項目要盡快達產達效。同時,積極抓好新項目謀劃。第三,抓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突出抓好100戶重點企業提速增效。一汽、吉化、油田、通鋼、大成等大企業要繼續發揮發展的支撐作用。長春、吉林市等經濟總量較大的地區,要努力挖掘增長潛力,為全省發展多做貢獻。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第四,全面挖掘增長潛力。切實加強企業管理工作。千方百計降低“兩項資金”占用。
充分利用閑置生產能力。對重點虧損大戶逐戶分析,采取措施,爭取實現扭虧減虧。加快工業集中區和特色園區建設。第五,切實加強生產運行的協調組織。要提前做好冬儲煤的組織工作,搞好成品油、天然氣的供應協調。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完成提速增效任務
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把工業提速增效擺上重要位置。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按分工負責,認真研究和積極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要對下半年全省工業提速增效任務進行再分解、再落實,進一步強化責任制,加強督促檢查。對已明確的政策措施,要搞好銜接,真正落到實處。同時根據新的發展需要,及時研究新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深入基層和企業,認真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為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全省經濟更快更好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在工業提速增效現場交流會議上的講話第2篇
全省工業提速增效現場交流會議于7月19日在遼源市召開。7月18日報到,會期1天。會議的主要內容:總結上半年全省提速增效活動開展情況及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學習交流遼源市開展提速增效工作經驗,安排布署下半年工作任務,參觀考察6戶重點企業。參加會議的人員:省提速增效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市(州)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經委(局)主任(局長)、分管主任(局長);各縣(市)政府主要領導、經濟局局長;部分企業負責人;報社、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記者。會議由副省長牛海軍主持,共有五項議程:
一、參觀考察遼源市重點企業
7月19日上午組織全體參會人員參觀考察了遼河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麥達斯鋁業有限公司、遼源金剛水泥集團、遼源財富產業園、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及遼源利源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戶企業。這些企業都是遼源的強勢產業,遼河紡織、麥達斯鋁業、金剛水泥三戶企業總資產都超過7億,年產值都在3億元以上,其中金剛水泥總資產達到20億,年底預計實現產值10億元。東北襪業紡織園區、財富產業園是兩個新上項目,財富產業園是香港財富集團與其控股的財富(遼源)有限公司興建的工業園區,占地820畝,總投資50億港元,首期投資15億港元,預計3-4年內完成項目建設,可創產值50億港元實現稅金3-5億港元;東北襪業工業園區計劃投資14億元,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2005年8月份開工建設,去年完成8萬平方米,2006年計劃竣工15萬平方米,兩年共計完成23萬平方米,形成年產5億雙的生產能力。園區建成需要8年時間,襪機總量8萬臺,年產能力達40億雙,安置職工11萬人。預計2006年底入住園區的企業可達100戶。
二、通報上半年工業提速增效完成情況
省提速增效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魏立昌通報上半年全省提速增效情況。
(一)全省工業提速增效活動總體情況
上半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速度效益實現同步增長,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提速增效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6.9%,增幅同比提高9.4個百分點,高于全年提速增效目標1.9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23位,比上年末前移7位。工業總產值占全年目標的49.0%,增長20.4%?;緦崿F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經濟效益水平大幅提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長26.7%,在全國排位好于5月末情況。銷售收入、綜合效益指數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多數市州實現快速增長??h市工業增長勢頭強勁。三大支柱產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力軍。汽車、石化、農副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對全省貢獻率高達63.2%。行業效益水平穩步提升。生產要素供求基本穩定。虧損形勢嚴峻,兩項資金占用上升。
上半年提速增效取得較好成績,是各市州、各部門和重點企業積極努力、奮勇拼搏的結果。一是各市州、縣(市)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加強了對工業提速增效的領導,加大工作措施,真抓實干,確保完成提速增效目標任務。二是省直有關部門加大措施,為工業更快更好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三是著力解決工業提速增效瓶頸問題。四是各級領導深入基層和企業面對面開展服務,督導、檢查工業提速增效活動情況,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二)提速增效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上半年,提速增效各項重點工作進展順利。改制企業活力增強。列入提速增效工作重點考核的132戶改制企業產值增長9.3%,占全年目標的51.8%。實現利潤增長24.1%。中小企業保持較快增長。列入提速增效重點工作的100戶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20%,增加值增長20%,高于全省3.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長23%。百戶重點企業增速加快。完成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62.6%,增長16.2%,比去年同期提高14.3個百分點。技改科技推動提速增效。截止目前,重點調度的116個項目中,21個項目已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54個項目建設順利實施;10個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到位,年內可開工建設;31個項目正在積極進行項目前期工作,提速增效重點調度的百種新產品已有92種投入生產,“五個一批”企業技術創新工程全面啟動,90%的項目已開始實施。產權轉讓和項目招商穩步推進。重點考核的100個工業招商項目中,有40項已簽約,20項待轉讓產權招商項目中,2戶企業完成產權轉讓,3戶企業完成改制,3戶企業進入破產程序,12戶企業正在積極尋找合資合作伙伴。40項工業招商項目中,3個項目已尋找到合資合作伙伴,另外37個項目正在與投資方積極洽談合作。停產、半停產企業積極恢復生產。22戶雙停企業目前開工16戶,34戶高耗能企業已有30戶恢復生產。重點特色園區發展勢頭良好。列入今年全省提速增效的10個重點特色園區中,5個特色園區完成產值20億元,實現利潤2億元。其它園區在積極建設中。
上半年,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較好,但工作上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一些地區缺少有潛力、有規模、有前景的大項目、好項目,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問題仍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等等。確保實現增加值增長15%以上,產值突破4500億元,利潤超過152億元的目標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為此,下半年要繼續推動市州加快發展,進一步發揮重點縣市的帶動作用。扶持重點企業增產增效。加強生產要素的綜合協調。抓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投產達產,推進“五個一批”技術創新工程的實施。
三、遼源市介紹經驗
遼源市委書記趙振起代表遼源市委、市政府在會上以《扎實推進提速增效,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為題,介紹了遼源市工業提速增效的先進經驗。
四、部分企業代表發言
吉林麥達斯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嘉欣和遼源金剛水泥集團董事長張傳軍分別以《不斷追求卓越,建設世界一流鋁加工強勢企業》、《弘場金剛精神,培育金剛品牌,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化企業集團》為題,介紹了經驗。
五、王珉省長講話
王珉省長講話主要分四部分:
?。ㄒ唬┥习肽耆〗洕^續加快發展,工業提速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
?。ǘ┏浞终J識工業提速增效的重要意義,全力以赴抓好提速增效工作。
(三)進一步強化措施,爭取創造更大的成績。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完成工業提速增效的各項任務。
會議最后,副省長牛海軍又強調了五點意見:
1、要認真傳達貫徹落實會議精神;
2、要認真學習推廣遼源市的經濟和作法;
3、要千方百計抓好下半年的生產工作;
4、要深化企業改革,加強企業管理;
5、要管好用好專項資金,使之真正發揮作用。
在工業提速增效現場交流會議上的講話第3篇
在省、市的正確領導下,20XX年湘潭經開區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全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715億元,同比增長21.2%;工業總產值1012億元,同比增長20.7%;財稅收入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411.6億元,同比增長24.2%。園區作為新型工業化主陣地,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圍繞產業集群發展,狠抓產業招商。緊緊圍繞園區三大主導產業,特別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施精準招商,通過產業鏈招商、片區招商、以商招商、以會招商等方式,全年實現招商合同引資近600億元。引進了投資120億元的桑頓汽車新能源動力電池三期、投資58億元的吉利銘泰F2國際賽車文化產業園和投資30億元的舍弗勒汽車精密軸承項目,以及麥格納、海博瑞德等一批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特別是2016年“滬洽周”期間,經開區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額116億元,汽車級零部件項目就占11個。目前,園區汽車全產業鏈基本成型,以吉利汽車、桑頓新能源、舍弗勒、汽車學院、華研實驗室、F2等項目為載體,形成了包括汽車研發、檢測、技工培訓、整車、零部件、銷售、汽車文化的全產業鏈條,到“十三五”末,力爭把九華打造成為全國工業園區中汽車產業最具特色的園區。
2.針對企業發展需求,提供精準服務。九華針對企業具體問題,實施精準服務。一是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取得了“解決一個、帶動一片”的良好成效;二是著力解決資金難題,引進了中融基金、虹灣基金等專業基金公司,成立了園區股權投資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泰富重工、興業太陽能、三峰數控等企業發展;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推動金融機構和園區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推動桑頓新能源與北京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了總額近40億元的融資協議;幫助企業爭取中央、省、市各類專項發展資金20余億元。三是著力推進定制服務。圍繞企業手續辦理、建設經營、市場拓展、勞動用工、生產生活配套等方面工作,建立片區服務制度,成立了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創新創業中心、軍民融合產業園等專門機構;著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申報全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增量配電改革試點單位。
3.切實加強創新引領,提升核心競爭力。創新是新常態下園區和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一方面,充分發揮園區的引導作用,依托九華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不斷建立和完善創新創業平臺,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20XX成功獲批第三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成立了歐陽曉平、馬克儉、于起峰等4家院士工作站,組建了由上海交大校長助理、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教授領銜的華研實驗室。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支持企業創新研究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推進企業跨界融合,助推泰富重裝實現由傳統制造型向制造服務型企業轉變,支持桑頓新能源實施1期、2期、2.5期、3期裂變增長,榮獲2016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十大品牌企業;金海鋼構成為湖南省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宏達真空獲得國家科技創新二等獎,湘臺環保設立了企業博士后工作站,一大批園區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實現了轉型跨越發展。
4.注重開放融合發展,打造活力開放之城。融合發展、開放崛起是園區“二次創業”的必由之路。一是推動從產業國際化發展。大力引進知名外資企業,目前園區已擁有德國舍弗勒、埃貝赫、美國塔奧、加拿大麥格納、法國佛吉亞、日本美達王、韓國梨樹、墨西哥克康等一批國外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跨國公司,并于德國、美國等國家合作,打造德國(歐洲)企業集中區、美國北卡創新創業園。二是支持園區企業與國際競爭合作。支持泰富重裝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在巴西、印度、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開拓市場,20XX簽訂海外訂單39.8億美元;支持中冶京誠向澳大利亞出口326噸礦用電動輪自卸車;三是積極推進區域融合。充分發揮好湘潭綜保區的開放平臺作用,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長株潭地區最重要的開放窗口;倡議和推進“湘江西岸經濟走廊”建設,與湘江新區、寧鄉經開區、長沙高新區、湘潭綜合保稅區等湘江西岸的園區一道,共同促進區域協同發展。通過以上措施,力爭將湘潭經開區打造成一個區域性、國際化的一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