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文委發〔〕68號 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
- 更新時間:2017-08-27
-
政府公文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渝文委發〔〕68號 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渝文委發〔2014〕68號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
關于印發《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
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辦法》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文廣新局,市廣電監測臺: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區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工作,在總結首批創建區縣定級評估工作基礎上,經研究,決定對《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辦法(試行)》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完善,現將《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辦法》印發給你們,原《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關于印發〈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辦法(試行)〉的通知》(渝文廣發﹝2013﹞253號)同時廢止。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
2014年4月21日
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
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辦法
為落實《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指導和規范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工作,制定本評估辦法。
一、定級評估機構
(一)成立領導小組
市文化委牽頭組建定級評估領導小組,由副主任劉明華任組長,副主任李廷勇任副組長,成員由市文化委科技處、傳媒機構管理處、宣傳處、干部人事處、財務處及市廣電監測臺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全市標準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指導監督工作;負責定級評估辦法制定;負責被評單位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申請審定批準;負責組織實施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工作;負責審定被評單位標準化建設綜合定級評估意見;負責標準化建設政策解釋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市文化委科技處牽頭。
(二)設立專項評估組
定級評估領導小組下設播出機構與節目內容、技術系統與基礎設施兩個專項評估組。分別負責機構建設、內容建設和技術系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與上述建設內容相關的管理體系建設的評估工作。各專項評估組由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人員、行業代表、專家學者等組成。主要負責按照定級評估辦法對評估對象實施評估,并提出綜合評估意見及定級建議。
二、定級評估目標和原則
以強化區縣(自治縣)主流輿論陣地建設,提高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建設管理水平,提升傳播力、影響力、播出保障能力為目標,堅持導向性與創新性相一致原則,定級評估與常態管理相統一原則,定性評價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原則,專業評估與綜合考核相結合原則實施定級評估工作。
三、定級評估條件
(一)基礎必備條件
基礎必備條件是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定級評估的前置必備條件,采用“否決性評判法”進行評估,即該類條件中若有一項指標未達標,則視為不具備評估條件。參評單位基礎必備條件應滿足《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評估細則——基礎必備條件》(附件表一)的各項限制性要求。
(二)專項評分條件
專項評分條件是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各專業項目建設和管理體系建設水平的評分條件,采用量化評分法評分。總分1000分。
(三)加分條件
加分條件是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超出標準化建設基本要求,達到更高標準和水平,應該給予肯定或者推廣的條件,最高80分,采用“控制性加分法”進行評估。
(四)達標標準
滿足基礎必備條件,專項評分和加分的總分達到或者超過850分,具備授予相應等級臺的條件。
四、定級評估資料
被評單位在接受市級定級評估前應主要做好以下資料準備。
(一)自查評估報告
包括本臺標準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含組織實施、建設項目、完成情況等);自查評估的組織實施情況,自查評估的方式、內容、結果(含基礎必備條件自查評估結論、專項評分條件自查評分綜述、加分條件自查評分說明),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情況或整改計劃、工作建議等。
(二)自查評估報表
包括與本辦法附件《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評估細則(試行)》內容相一致的自查評估表格。
(三)文件資料匯編
包括上級、本級、本臺標準化建設文件資料。
(四)定級評估資料
1.播出機構建設和管理的相關文件、資料、證書、記錄等(具體要求見《評估細則》)。
2.頻率頻道建設和節目生產供應體系建設相關的方案文本、圖片、音像資料(具體要求見《評估細則》)。
3.自接受評估之日前3個月的各頻率頻道節目編單和以頻率頻道為單位整理的主要自辦節目目錄及完整視音頻資料。市廣電監測臺提供被評估單位自接受評估之日前3個月各頻率頻道完整的播出監測視音頻資料。
4.各類應急預案及演練記錄。
5.各類技術系統原理圖、拓撲圖、信號流程圖、控制信號圖等;供配電系統說明及拓撲圖、安防系統說明及示意圖。
6.消防驗收文件,各類技術設備、裝備、設施的規格數量清單。
7.符合《財政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關于印發〈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通知》(財教〔2012〕504號)相關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及有關執行記錄,近兩年財務收支報告,標準化建設資金投入、資金來源和使用情況匯總表等。
8.由本級政府正式印發的本地社會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專項發展規劃。
(五)匯報材料
指本地宣傳部、文廣新局、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組織實施情況的匯報材料。
五、定級評估流程
(一)區縣(自治縣)自查評估
各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申請定級評估,應按照市文化委下達的標準化建設任務時間和《評估細則》要求,向本地文廣新局申請自查評估。各區縣(自治縣)文廣新局根據標準化建設評估細則組織開展自查評估。經自查評估具備所有基礎必備條件,專項自評分和加分的總和達到或超過達標標準,方可申請市級定級評估。凡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評估的,視為放棄本次定級評估。
(二)市級監測評估
各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申請定級評估的同時,應同時向市廣電監測臺提供經文廣新局審核確認的最近3個月的節目編單。市廣電監測臺按照本辦法及《評估細則》要求,提供相應項目的監測報告,作為客觀指標的評判依據。
(三)現場專項評估
1. 評估流程:聽取匯報——現場檢查——查看資料(詢問核實)——小組討論——評估組合議——意見交流。
2. 現場準備:標準化建設檔案資料、節目視音頻資料、兩個獨立場所(其中一個能夠調看、調聽播出系統中最近三個月各頻道、頻率節目的編播視音頻資料和審看抽查的視音頻節目資料)、開放業務用房、設施設備供評估人員檢查。
3. 被評估單位參評人員:區縣(自治縣)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宣傳部、文廣新局、被評估單位負責人及有關工作人員。
(四)綜合定級評估
定級評估領導小組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對被評估單位做出全面綜合考核評價,審定綜合定級評估意見,然后提交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委審定。
六、其他事項
(一)適用范圍
本辦法主要適用于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定級評估及復評審查,同時作為達標臺日常監管的參考依據。
(二)解釋確認
本辦法由市文化委負責解釋,在定級評估中,若出現爭議性問題,由定級評估領導小組審定確認。
(三)處室分工及聯系方式
科技處主要負責安全播出管理、技術管理、技術系統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聯系人:牟元義;聯系電話:67705080、138964292。
宣傳處主要負責宣傳管理和節目內容建設;聯系人:劉驍華;聯系電話:67705163、13908317250。
傳媒處主要負責頻率頻道建設管理和機構建設管理;聯系人:黃 猛;聯系電話:67705615、13808302190。
附件:重慶市區縣(自治縣)廣播電視臺標準化建設評估細則
標準化建設制度體系建議清單
一、播出機構管理制度
組織管理架構拓補圖及各管理層級工作職責(規范)
編委會制度
財務制度
頻率頻道綜合評價制度
節目綜合評價體系
呼號、臺標、標識使用管理制度
頻率頻道包裝改版制度
收聽收看反饋制度
其他制度
二、運行維護制度
安全播出應急預案
安全播出責任制
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和管理指標(含供配電保障),包括各關鍵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應急處置規范及評價指標
制作系統技術管理及技術質量指標
播出系統技術管理及技術質量指標
運行維護管理及技術指標
技術設備(攝錄設備、編輯制作設備、轉播車等)使用管理制度
電視演播室使用管理規定
廣播直播室使用管理規定
節目和廣告送播制度(含流程圖)
其他技術管理制度
三、宣傳和節目管理制度
選題策劃制度
新聞采訪制度
編輯制作管理規定
節目審查制度
節目采購制度
節目交流制度
節目生產流程圖
節目編播流程圖
節目轉播管理制度
節目直播管理制度
節目質量月評制度
其他宣傳管理制度
四、經營管理制度
經營目標責任制度
廣告審查制度
節目合作制度
經營和服務的價格政策
其他經營管理制度
五、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媒體經營人員工作規范
采編制作人員工作規范
技術播出人員工作規范
安全保衛人員工作規范
維護保障人員工作規范、
人才引進、招聘、辭退制度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管理制度
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培訓制度
績效工資制度
獎勵和處罰制度
其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六、其他管理制度
采訪車管理制度
物業管理制度
(備注:此清單僅供各創建單位在制度建設時參考,不作為強制性要求。各臺可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本臺實際,按照規范、完善、便于操作執行的原則,建立包括上述各方面內容的綜合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