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發言材料
- 更新時間:2021-03-21 17:40:18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發言材料》,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發言材料第1篇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根據會議安排,本人就**鄉環境優美鄉鎮創建作一簡要匯報,敬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一、基本鄉情
**鄉位于**縣南端,東與余江縣畫橋鎮接壤,西與**縣青云鎮交界,南與余江黃莊鄉、余干黃埠鄉毗鄰,北至上坊鄉,素有**縣“南大門”之稱。天陳公路橫貫南北,全境達16公里,鄉域面積149.7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29個黨支部,總人口3.5萬人,9133戶,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元,耕地總面積4.16萬畝,全鄉共有 畝山林面積,其中闊葉林 畝。邊境貿易活躍,以加工板鴨而聞名,素有“板鴨之鄉”美譽。
二、環境創建進展
我鄉對創建工作高度重視,真正把它做為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來抓。近年來,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標準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鄉以新農村建設為著力點,以點帶面,積極營造優美創建氛圍。近年來全鄉共啟動新農村建設點28個,其中,縣級試點村2個,累計投入資金800多萬元,硬化水泥路面1686平方米、漿徹排水溝1200米、安裝自來水1725戶、拆除亂建亂搭54處、清除垃圾218噸、改廁1015戶、建垃圾池72個、修建休閑場所4處、建沼氣池718個、安裝太陽能210戶,支持新農村建設辦公共場所4個。并有50多個自然村進行了村莊規劃,2個行政村進行了規劃。2007、2008,新農村建設點已順利通過省市縣驗收,并持續兩年列全縣前三名。通過新農村建設,我鄉村容村貌大有改觀,并在全鄉范圍內初步形成了創建優美鄉鎮的濃厚氣氛。
二是嚴格實施“一大四小”工程。 以“一大四小”工程的實施為契機,全面實施綠化,美化環境工程。2008年完成了9550畝任務,山上2800畝,山下6750畝。在建設過程中,我鄉農田林網及山下空地集中造林獨具特色,并代表全縣成功通過了省檢查組檢查,為我縣獲“一大四小”先進縣作了應有貢獻。通過該工程的深入實施,大幅度提度了我鄉綠化率,明顯改善了全鄉我人居環境。
三是加快城鎮建設步伐。通過努力經營,鄉政府所在地集鎮區建成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集鎮區人口達0.5萬人,先后投入400萬元建成**西街、鳳凰城、衛生院宿舍樓、敬老院、供電所、菜市場、汽車站等一批亮點工程,集鎮區完成了路燈亮化工程,城鎮設施不斷得到完善,從而大幅度提升了城鎮品位,改善了環境,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
四是不斷改善交通設施。農村環境要優美,道路建設是前提。通過努力,自2006年來我鄉先后完成村級水泥路面硬化90余公里,打通了與鄰縣鄰鄉的通道。到今年年底全鄉15個村委會將全部通水泥路,通達率由2006年的26%上升到100%。通過道路建設,大幅度提高了環境創建的硬條件,為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打下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三、今后工作打算
幾年來,我鄉在創建工作中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我鄉將嚴格按照上級的要求,切實做好創建工作的每個環節,努力將我鄉打造成環境優美鄉鎮。
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發言材料第2篇
××鎮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情況匯報
××鎮地處廢黃河南岸,鎮域面積122.6平方公里,共轄20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共有17880個農戶,73000人口,耕地面積81000畝,2004年全鎮共實出國內生產總值3.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19元,財政收入1451萬元。
近年來,××鎮黨委和在黨委、的下,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發展,注重環境保護,著力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了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創建工作,榮獲省平原綠化先進鄉鎮,省科技先進鄉鎮,鹽城市綠化十佳鄉鎮、市財源建設先進鄉鎮,從2002年至2004年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授予綠化先進鎮,千萬株意楊工程先進,全縣三個文明建設綜合獎。竹林村在2003年全市綠化觀摩現場會上,被市農林局譽為“日不見村莊,晚不見燈光的全市生態村”。的做法是:
一、,創建責任。
為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創建工作,鎮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一名黨委副書記和一名黨委委員為副組長,職能人為的創建工作,下設立辦公室,由環保干事任辦公室主任,并強化了和各級的工作責任,“三個不”,即:生態環境的項目不上;污染環境企業不批;破壞環境的眼前利益不取。把環境創建工作抓發展的責任,三,即:創建力量;創建經費;依法實施。鎮三套班子每人項目,領辦工程,工作好壞一票否決,層層了工作責任,制定了守則,職責,鎮長環保職責,分管職責,環保員職責和考核細則。凡環保不達標的企業,企業和人一律不準參加評先創優,新上項目環境,污染的誰批準誰,后果的嚴肅追究責任人的責任,直至依法查處,從而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擔,后果有人負。近年來,有4個千萬元的招商項目,因有污染被拒之鎮外,化工企業被責令搬遷,,鎮內無一污染企業。
二、強化宣傳,造濃全民創建。
把強化宣傳,全民創建熱情,搞好全民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基礎性工作來抓,會議、廣播、墻體標語、發放資料,舉辦“6.5”環境宣傳周等一切可的宣傳載體,宣傳全民創建優美環境鄉鎮和生態村的意義,并外地化工企業環境污染的典型案例教育,使干群認識到抓優美環境創建,抓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就保護,保護子孫。在全鎮各中小學開設環保課程,近年來,全鎮環保會議20多次,書寫、懸掛宣傳標語2000多條,舉辦6.5環境宣傳周3次。宣傳,創建,保護環境已全鎮絕大多數干群的自覺意識,意識。每年義務參加創建人次均達萬人。通往鎮所在地的坎友路陸集段被市授予示范路段,鎮機關環境建設二次縣機關環境建設先進典型觀摩,全鎮綠化工作二次市組織的觀摩。
三、因鎮制宜,制定科學規劃。
科學規劃是創建高標準的前提,,不惜投放3萬多元資金,聘請南京大學教授和省國土資源勘察規劃設計院專家到鎮實地考察,依據我鎮的鎮情,人文地理,“環境優美,,有利發展”的要求,共幫助制定五個長遠發展規劃。五個規劃即:××鎮土地總體規劃;××鎮農田水利建設規劃;××鎮村鎮建設規劃;××鎮集鎮建設規劃;××鎮綠化工作規劃。在長遠規劃,總體規劃制定好后,又分別制定了年度和階段規劃。為幾個規劃,又“高標準、高品位、高速度、有”的“三高一有”的要求,制定了××鎮環境優美鄉鎮創建規劃,規劃實施按標準建設,按計劃。
四、,努力提升創建質量。
集鎮建設,做美建大窗口形象。投入近500萬元建成了6條計10公里長的硬質街道路面,了三道分開的要求,主要街道鋪設了彩色人行道板,創業路水泥路面正開工建設;投入80萬元,架設了60盞低桿路燈,100面廣告燈箱,沿街建筑架設霓虹燈,投入60萬元建成橋南街心公園,投入50萬元建成了沿河路市民休閑風光帶,投入20萬元,建成了共創輝煌的集鎮雕塑;社會力量,舉民力、集民資,投入近兩千萬元,新增建商住和社會事業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成公共綠地面積12000多平方米,了四季常綠,四時見花的要求,投入100多萬元了給排水設施,今年又投入20萬元,建成了新的集鎮垃圾填埋場。
生態建設,做優建強××。在環境優美鄉鎮創建過程中,三、三:即將環境(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優美鄉鎮創建和農業產業結構相,經濟發展;將環境優美鄉鎮和村鎮建設相,生活的,將環境優美創建和農田水利建設相,對外開放形象的提升。為此,了三個的工作。
一大搞植樹造林,創林業強鎮。近年來,在全鎮組織實施了“林業雙千萬”、“林業125”和“林業4.5”等綠化工程。全鎮在田意楊樹木達252萬株,人均35株,綠化覆蓋率30.6%,宜林地段綠化率達100%,81000耕地林網化。:一級林網67500畝,二級林網14440畝,124公里骨干道路,已標準綠化到位,村莊四旁植樹總量115.5萬株,戶均65株,村莊綠化覆蓋率45.2%,是全省平原綠化先進鄉鎮。在林業大鎮的,又著力林業強鎮,憑借林木資源優勢,加大林業招商引資,引進沭陽、連云港等客商新上了13個板材加工廠,就地轉化勞動力1500多人,了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發展。
另一,發展生態農業,創××。近年來,以生態建設為前提,以市場為導向,教育農民種養結構,了建基地示范,樹典型,獎勵式激勵等一系列舉措,建成集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為一體的無公害農業示范園區,建成了沿廢黃河規模達12000畝,絕不用任何農藥的××花生種植基地,3000畝的無公害大棚西瓜基地,質量了綠色食品的標準,建成了鎮南1500畝無公害大棚蔬菜生產基地,產品銷往滬、杭、蘇、錫、常等大中城市和浙江中大、連云港如意、省食品進出口公司等大食品集團公司,建成了集炕孵、育雛、飼養、產蛋、銷售一條龍,飼養量達150萬只的鎮南草雞基地,苗雞遠銷到,雞蛋打進了滬、寧、杭等大城市的超市。為,提升知名度,市場競爭力,還著力加大農副產品品牌建設,已注冊了“陸潔牌”“百家村牌”草雞、草雞蛋和××小花生工商商標,并參加全省農產品博覽會,上海農產品展銷會等途徑,知名度,產品常年產銷狀況。“竹林牌青椒”、“鄉村人家雜糧”、“三壩西瓜”等三個品牌正在申報過程中,可望在年內外注冊,了較強的××生態農業。
再一保護和拓展生態資源,生態環境。在耕地保護的。緊緊抓住了省市委在我鎮幫扶的機遇,加大了中低產田的改造,近年來,全鎮共復墾整理土地2400畝,疏竣河道16條,動用土方63萬方,填平廢溝塘51個。關閑小土窯6座,新增土地800畝,開發廢黃河灘涂1500多畝,開發成魚塘400畝。為解決秸桿下河、焚燒,既浪費生態資源,又污染環境的問題,了秸桿的途徑,和外地的造紙廠、飼料廠、木業公司等企業,尋找到了出售途徑。鼓勵農民秸桿飼養食草畜禽,過腹還田,全鎮粉碎飼養畜禽的秸桿量1萬噸。提升機械化,加大了秸草還田,從而徹底根除了秸桿焚燒,拋河里、擱路邊既浪費生態資源,又破壞環境的陋習,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相得益彰。
五、強化管理,環境保護。
近年來,××鎮在優美環境創建工作中,注重建設更注重管理,不遭破壞,不受污染,越來越好。
鄉村環境管理。路建到哪里就管到哪里,有路就有樹,樹下無雜草,鎮里在農村兩工中按排兩個工日用于環境整治。每年兩次全民環境大整治,鎮內主要干道兩側房屋、樹木了刷白,雜草了清除。
集鎮環境管理。鎮成立了街道管理,下設城管中隊和環衛所兩個職能,一名班子,今年又集鎮規模,人流量加大的,擴編了環衛隊伍,環衛所人員12名,了全天候保潔的。還著力加大對居民的教育,制定出臺了居民守則,了居民門前三包責任,了集鎮環境的優美整潔,文明靚麗。
污染源管理。在不上“15小“和”新5小“工業項目,所上項目環保審批率達100%的,為減降噪音污染,建成了工業區,無噪聲擾民,鎮內企業無環保不達標。鎮內中山河、陶圩河、張弓河、陸集河,無任何污水排放,鎮村飲用水廠環保要求管理到位,無一水廠30米范圍內有水質的污染源,水質達標率100%。
各位、各位專家,我鎮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了的,但對照創建標準,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將堅決各位、專家的意見迅速和整改,為提升我鎮三個文明建設,“藍天、碧水、寧靜、生態、資源化”的新,再作不懈的努力。
二00六年元月二十日
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發言材料第3篇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們界牌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發展大局,注重環境保護,著力生態建設,扎實開展了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并在20xx年順利通過了市級環境優美鄉鎮驗收,有力地促進了全鎮三個文明的快速協調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宣傳,造濃全民創建氛圍。
我們始終堅持把強化宣傳,增強全民創建熱情,作為搞好全民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基礎性工作來抓,充分利用會議、廣播、墻體標語、發放資料等一切可利用的宣傳載體,廣泛宣傳全民創建的重要意義,使廣大干群充分認識到抓優美環境創建,就是抓經濟發展,就是抓新農村建設,就是為自己、為子孫造福。近年來,全鎮先后召開環保專門會議20多次,書寫、懸掛宣傳標語20xx多條,舉辦6.5環境宣傳周3次。通過宣傳,參與創建,保護環境已成為全鎮絕大多數干群的自覺意識,主動意識。每年義務參加創建人次均達萬人以上。
二、領導重視,嚴格落實創建責任。
為切實加強對環境優美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們堅持把創建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作為一票否決的工作,鎮專門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總指揮,鎮長為指揮的創建工作指揮部,層層簽訂工作責任狀,做到三明確、三保證,達到三個不。即:目標任務明確,事事有人抓,工作責任明確,擔子有人擔,獎懲措施明確,后果有人負,保證創建力量,隊伍常年雷打不散;保證創建經費,一切為創建工作開綠燈保證依法實施。堅持做到以人為本;達到三個不,即: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不上,污染環境的企業不批,破壞環境的利益不取。
三、突出重點,努力提升創建質量。
一是突出加強集鎮建設,做美建大窗口形象。先后投入近500萬元建成了6條計10公里長的硬質街道路路面,達到了三 道分開的要求,主要街道鋪設了彩色人 行道板,投入 80 萬元,架設了 60 盞低 桿路
將河塘承包給群眾養魚,將河堤拍賣給群眾栽樹,在合同中明確承包人必須保持河道清亮,樹木必須按要求刷白,林下必須無雜草的條款,從而既降低了整治成本,又有利于常年保潔,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各位領導,同志們,通過幾年的努力,我鎮雖然榮獲了市環境優美鄉鎮的稱號。但我們深知,我鎮的環境優美鄉鎮的含金量還不高,與新農村建設要求還有極大的差距。因此,我們將剩這次會議的東風,以建設新農村為新的目標,強化推進措施,硬化工作責任,優化創建成果,為加快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再作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