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 更新時間:2011-04-15
-
計劃方案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2010年秋季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2010-2011年度第一學期)
元門中心學校王智生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本校六年級,六年級有兩個教學班。通過上期的學習,學生對WORD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jié)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shù)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后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shù)學那么枯燥、單調(diào)。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使用的是“海南三環(huán)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內(nèi)容是全新的。內(nèi)容包括:圖片的采集與處理,聲音視頻的采集,幻燈片的制作。
幻燈片的制作是重點,也是難點。另外就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增添了WORD文字編輯排版
三、指導思想: 根據(jù)學校工作計劃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huán)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
2、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3、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chuàng)新設計。
4、學會用WORD進行文字編輯排版。
5、通過教學,使學生
了解多媒體素材的多種采集方法與處理方法。
五、教學措施:
本期采取課堂學生自學、教師理論授課、學生上機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上機操作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
課時內(nèi)容
第一課時講解新學期計劃及安排、編位置,上機操作要求
第二課時指法練習、鞏固以前所學
第三課時圖片的采集與處理
第四課時視頻的采集和處理
第五課時錄音和頻制作
第六課時制作音樂機冊
第七課時感受電子幻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