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道民政工作交流發言材料
- 更新時間:2021-03-22 17:23:35
-
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街道民政工作交流發言材料》,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街道民政工作交流發言材料第1篇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XX街道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政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謀民生、促和諧”的工作理念,緊緊圍繞“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積極推進基層民政基礎建設,民政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為推動全辦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2008年分別被宣城市委、市政府、軍分區命名為“雙擁模范先進單位”,2008年被授予“宣城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示范鎮(街道)”,連續9年獲市“民政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確保各項民政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鄉鎮(街道)民政工作,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減壓器,是民生工作的重心和基礎。XX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民政工作,始終把民政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全辦的一項重要工作抓實抓好。主要領導經常過問民政工作,分管領導主動聽取匯報,解決疑難問題。在人員經費上給予重點保障,確保各項民政工作順利開展。認真組織實施好民政工作并積極參與到具體工作之中。妥善協調有關部門、單位,統籌兼顧、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民政工作。“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民政工作新機制正在不斷健立。根據要求,我辦分別成立了擁軍優屬、自然災害救助、社區建設、低保工作以及老齡工作領導組組織開展各項工作。民政工作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工作重點突出,安排部署到位,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高度重視,加大投入,不斷提升基層民政基礎建設水平
為適應新時期基層民政工作要求,2009年8月,市民政所建設工作部署會后,我辦高度重視,把規范化民政所建設作為辦事處實現民政工作新跨越的起點,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面的契機。迅速召開黨工委會議,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辦事處主任、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組織、財政、社會事務、民政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高規格民政所建設工作領導組,將民政所建設工作作為2009年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配齊民政所工作人員。目前,民政所工作人員4名,其中所長1人(擬任副科級),工作人員3人;都具有本科大專以上學歷,基本實現了有人辦事的工作目標。辦事處根據要求,為民政所提供3間辦公用房,并安排專項經費4萬元用于民政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為民政所購置了辦公桌椅4套和文件柜6組,制作了門牌和各項制度標牌,安裝了電話、空調,配備了數碼相機、電腦、傳真機、打印機、檔案柜、保險柜,極大改善了民政所辦公條件,搭建了基層民政保障服務平臺,樹立了民政“窗口”良好形象,擴大了社會影響。為更好的促進民政所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我辦還建立健全了民政所長和工作人員工作職責、學習制度、財務管理及有關民政所辦事公開、來訪接待、檔案管理等9項規章制度,統一公開上墻,方便群眾了解有關民政政策,公開辦事程序,規范工作行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高標準高要求使我辦民政所建設走在了全市前列,得到了宣城市民政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2009年,我辦還拿出資金110多萬元(不包括市財政補助),新建完成了一座60張床位的標準化、規范化的敬老院。近期,院內綠化完成后,將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五保老人養老問題。
三、強化職能,扎實工作,努力創造高效務實民政工作業績
我辦高度重視民政隊伍建設,強化各項民政政策落實。本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宗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夯實民政工作基礎,充分發揮了民政工作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的積極作用。一是切實抓好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完善城鄉低保保障制度,分類施保,因保盡保,有進有出。2009年底在冊城鄉低保2310戶,農村五保戶117戶,全年發放定補款188.6萬元,低保戶按要求做到一戶一檔,五保戶一人一檔;助醫、助學、助殘、救災、扶貧扎實推進,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和災害救濟管理體系。積極爭取、籌措救災資金,協助和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成功抗擊“8.10”洪災,被宣城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全年共發放各類救濟款21.8萬元,完成了7戶因災倒房恢復重建工作,發放資金7萬元。二是做好優撫、擁軍優屬工作。2009年共發放優撫對象定補22.6萬元,優待金12.6萬元,在八一、國慶、元旦、春節等重點節日走訪慰問重點優撫對象,積極推薦優秀退役軍人就業。三是殯葬工作扎實開展。近年來,死亡火化率、入墓率一直保持100%,全辦擁有公益性墓地5處,原塢村村于2000年在全市首批建成生態墓地。四是老齡工作開展有聲有色,活動豐富多彩。五是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逐步完善,按照上級部署,堅持抓鞏固、抓完善、抓規范、抓提高,不斷推動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向縱深發展。六是社區建設穩步推進,我辦橋東社區2009年8月率先在全市采取居民直接選舉居委會,并取得了成功;2010年3月份我辦還組織了民政、組織等部門以及兩個社區居委會主要負責人到上海市閘北區考察社區建設,借鑒發達地區管理經驗,為加快我辦城鄉統籌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辦民政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兄弟鄉鎮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全面加強民政組織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制度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使民政工作對象得到更加親情化、人性化服務,不斷增強民政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
街道民政工作交流發言材料第2篇
今年街道辦事處民政工作,在街道黨委、辦事處的領導下,通過主管局的業務指導,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和中心工作,民政工作緊緊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總要求,本著“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理念,幫助貧困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得到社會的好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低保工作
按照中央、省、市、區文件精神和區民政局要求,對轄區所有的低保戶進行動態管理,嚴格低保申請、入戶審核程序。一是今年八月,對轄區干部職工近親屬享受低保進行清理清退。二是對罐頭廠、絲廠、二環路和佛陽社區拆遷的失地農民和下崗職工申報低保,并調查核實,將符合條件的給予解決并申報民政局。三是對轄區貧困群體進行入戶調查,如實申報,全年共新增低保戶147戶。
二、優撫工作
一是按時足額發放1-3月各類優撫金。二是對年滿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伍軍人全面登記并如實向區民政局申報。三是保證了復員軍人、退伍軍人、傷殘軍人無一例上訪事件發生。四是對無住房退伍軍人進行調查造冊登記并上報。五是按市、區要求及時、準確兌現。轄區內安置轉業士官16人的待遇。六是如實調查轄區內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并上報區局。
三、救災救濟工作
一是嚴格核對各項災情,并及時上報,做到準確發放救災物資。二是嚴把大病醫療救助申報程序,及時準確發放醫療救助資金,全年共發放醫療救助資金巴區民[17]號、[22]號、[23]號、[185]號文件367.8萬元,救災資金巴區民[123]號、區府辦[130]號文件合計11.5萬元。三是對轄區貧困居民進行臨時救助、食物救助,共發放棉絮15床,棉襖10件,救助金5萬余元,解決了居民溫暖過冬問題。四是對轄區三無人員、孤兒按程序申報,并及時發放孤兒補助資金。
四、老齡工作
一是開展各項活動,根據上級政府的要求和老齡委的有關文件精神,街道辦事處認真開展了送溫暖活動;二是川劇說唱進社區活動在白馬井轄區逐步展開,豐富了一方老年人文化生活;三是辦事處組織召開了老齡工作專題會并組織了第六屆老協換屆選舉工作,并對各社區、村創建了老年協會,對部分老年人進行了慰問;四是“九九”重陽節召開了老干部會,對有家庭困難的老干部進行了物資補助。
五、雙擁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二是認真開展走訪慰問、咨詢活動。三是明確責任做好雙擁工作。“八一”節前辦事處召開了退伍軍人座談會走訪慰問了傷殘軍人,軍人家屬10戶。四是為鞏固省級雙擁工作模范區做了大量工作,并組織部分優撫對象參加了全國公祭活動。
六、殯葬工作
殯葬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街道黨政領導十分重視,定期組織宣傳,讓轄區內單位和社區學習了解省、市區殯葬管理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發放殯葬改革宣傳資料350份,杜絕了土葬,火化率100%。
七、信訪工作
今年民政辦配合辦事處信訪辦和民政局信訪科共處理信訪件28件,解決了諸多信訪問題,使部分信訪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轄區的穩定,確保了一方平安。
2014年在街道黨委、辦事處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關心下,在民政工作人員的群策群力配合下,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中心,緊緊圍繞街道辦事處的中心工作緊扣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題,推進了基層民主實行村(居)民自治管理,深化了雙擁建設,優化了民政公共服務,切實保障了困難群眾、特困群體、優撫群體的基本權益。民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在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找準差距彌補距離,努力把的民政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街道民政工作交流發言材料第3篇
一、主要工作成績
(一)、認真抓好社會救助工作。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依法依規對困難群眾實施精準救助。上半年,街道新增低保戶3戶3人,按規定退出低保戶44戶62人,目前,我街道享受低保共206戶,共350人。二是做好醫療二次救助和臨時救助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對符合醫療二次救助和臨時救助人員及時予以受理登記并及時報請上級審批,切實及時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半年共報批醫療二次救助人員7人次,發放救助金額256.23元;臨時救助4人次,發放救助金9477元。三是做好特困人員生活保障工作。及時做好已經保障了的城市“三無”人員和孤兒共19人,發放保障經費共117813元。
(二)、努力做好紅十字和慈善工作。一是接收區紅十字會人道救助物資,全部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為有需要的困難群眾共送上棉被80床,大米200袋,食用油20箱,價值4萬元;二是發動街道和社區黨員干部及轄區愛心人士慈善捐款共44500元,用于春節慰問轄區困難群眾。
(四、認真做好愛老敬老工作。一是認真開展居家養老工作。1、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今年按照上級要求將完成新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個,老人就餐點1個,切實發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功效,目前正準備著手在鳳凰社區和社區建設;2、與12349居家養老平臺對接,積極開展關愛老年人活動,為老人提供免費洗澡、理發、醫療、娛樂、家政服務、精神慰籍等幫助,解決老人的實際困難,目前受益老人登記共有485人。二是詳實核查尊老金申報,及時足額發放尊老金,目前,街道共享受尊老金人員共1422人,其中80-89歲有1252人,發放尊老金62600元;90-99歲有1人,發放尊老金100元;100歲以上老人6人,發放尊老金1800元。
(五)、抓好殯葬管理工作。一是大力宣傳文明葬禮,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活動,禁止亂燒亂扎,防止污染空氣;二是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火化率和入公墓率率達100%。
(六)、穩步推進社區建設工作。按照現代民政社區建設要求,結合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工作,現所有社區均按要求已建成達標社區用房,場地牌子明確,規章制度落實,并均已面向社會服務;社區功能室在確保服務區域最大化、辦公區域最小化、社會效益最優化的前提下,所轄社區已達到“五室七有一廳一欄一廣場”要求,并且所有功能室均能正常開放。按照“政社聯建”工作要求,一季度完成了街道和社區工作進行“雙向評估”工作。
二、存在問題
1、人少事多的情況較突出。隨著《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實施和“政社聯建”的工作開展,民政工作千頭萬緒,存在人少事多的情況。
2、由于拆遷原因,居民居住比較分散,精準救助上還存在少數外流人員救助服務難和情況摸不清的問題。
3、由于政策的原因,部分老年人由于拆遷原因和隨子女居住在外地等原因,少數人員死亡后,信息不對等,尊老金取消工作滯后。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七月底前做好鳳凰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工作。
八月份:做好城東社區省和諧建設示范社區和市“三社聯動”示范社區創建工作。
九月份:做好中秋節慰問工作。
十月份:做好冬春受災群眾統計上報工作。
十一月份:做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工作。
十二月份:做好冬季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