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政務五公開?“五公開”要求落實在哪?
- 更新時間:2016-11-20
-
生活百科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什么是政務五公開?“五公開”要求落實在哪?》,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2016年,國辦印發(fā)《<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細則》要求著力推進“五公開”、強化政策解讀、積極回應關切、加強平臺建設、擴大公眾參與、加強組織領導。
01 什么是“五公開”?
“五公開”是對決策、執(zhí)行、管理、服務、結果的公開。
02 “五公開”要求落實在哪?
1、落實到公文辦理程序。
● 要求行政機關擬制公文時,要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隨公文一并報批,擬不公開的,要依法依規(guī)說明理由。
2、落實到會議辦理程序。
● 要求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jù),廣泛聽取公眾意見。
● 目標各地區(qū)各部門要于2017年底前,建立健全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的制度,增強決策透明度。
3、建立健全主動公開目錄。
● 要求推進主動公開目錄體系建設,明確各領域“五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
● 目標2017年底前,國務院部門要在梳理本部門本系統(tǒng)應公開內容的基礎上,制定本部門本系統(tǒng)的主動公開基本目錄。
4、對公開內容進行動態(tài)擴展和定期審查。
5、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
● 要求在全國選取100個縣(市、區(qū))作為試點單位,重點圍繞基層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稅費收繳、征地補償、拆遷安置、環(huán)境治理、公共事業(yè)投入、公共文化服務、扶貧救災等群眾關切信息,以及勞動就業(y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戶籍管理、宅基地審批、涉農補貼、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的政務服務事項,開展“五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試點工作。
